当前位置:主页 > 试管婴儿技术 >

为糖尿病金标准化验建标准

我国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参考体系步入标准化轨道

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验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近日在京举行的中国糖化血红蛋白教育计划媒体通报会上,传出喜讯: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已成功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HbA1c一级参考方法,并成功研制了三个浓度水平的标准物质。更值得关注的是,我们的HbA1c参考体系正在迈向获得ISO15195临床检验医学—参考测量实验室的认可,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完成这一重要里程碑。

HbA1c作为反映过去2至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不仅是评价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也正逐渐成为诊断和管理糖尿病的关键参考指标。尽管其在糖尿病诊断和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仍有众多地市级及以下医院尚不具备检测HbA1c的能力。更令人担忧的是,各地实验室检测HbA1c的方法尚未统一,检测结果的差异性较大,这无疑阻碍了HbA1c在临床中的正确使用。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王冬环教授指出,当前我国各医疗机构使用的HbA1c检测方法多达60余种。由于缺乏国家认证的标准物质和参考方法,过去我们只能依赖各医疗机构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传统标准。这种方式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实验室的数量,如果参与的实验室数量较少,标准容易出现偏差。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已建立的HbA1c参考体系严格按照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IFCC)的参考系统进行标准化。这不仅能为各医疗机构提供标准物质,还能确保更为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为进一步提bA1c检测的准确性和溯源性,今年卫生部还将启动全国范围内的HbA1c正确度验证计划。该计划将使用参考方法定值的样本作为比对样本,供参与实验室进行测定,作为常规室间质评的有力补充。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已着手起草卫生部行业标准《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指南》,旨在规范实验室的常规检测活动,确保每一次检测都能达到最高标准。

随着这一系列标准化措施的推进,我国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技术将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更为精准、可靠的诊断和管理依据。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