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除草工作是农民朋友们春季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春天的到来,温暖湿润的天气为田间各种作物提供了旺盛生长的环境,同时也为杂草、病菌和害虫的滋生提供了条件。为了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我们必须重视除草工作,并正确选择和使用除草剂。
市场上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除草剂,让人眼花缭乱。为了指导大家保证作物的除草效果和除草剂的安全使用,将详细介绍常见除草剂的种类及特点,帮助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除草需要选择最合适的除草剂。
除草剂大致可分为非活性除草剂和选择性除草剂、接触性除草剂和内吸性除草剂以及茎叶处理用除草剂和土壤封闭处理用除草剂三大类。
对于非活性除草剂和选择性除草剂,前者对一切绿植都有杀灭作用,后者则只能杀灭特定谱范围内的杂草。接触性除草剂和内吸性除草剂在除草效果上有所不同。接触性除草剂见效快,但除草效果一般,容易残留;而内吸性除草剂虽然见效慢,但除草更彻底,容易根除杂草。至于茎叶处理用除草剂和土壤封闭处理用除草剂,前者主要用于杂草生长初期,后者则在杂草发芽出苗前使用,通过在地面喷洒药物形成保护膜来杀灭杂草。
在选择除草剂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其使用的温湿度要求。在温度20-25度、湿度65-75%的条件下喷洒除草剂效果最佳。当温度低于10-12度或高于30-35度时,除草效果会受到影响。同样,空气湿度过高或过低也不适合使用除草剂。
关于除草剂的喷洒时间,春秋季节宜在上午9:30至晚上10:30或下午3:30至傍晚进行。夏季气温较高时,则宜在上午9点前或下午4-5点后涂抹。冬天气温较低时,宜在中午11点到下午2-3点进行。多云、无风、无雨的天气也是喷洒除草剂的适宜时机。
要想做好农田除草工作,就要深入了解各种除草剂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根据农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希望能为农民朋友们的春季除草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关于除草的最佳时机以及使用除草剂的注意事项
对于许多人来说,心中都有一个疑问:在湿度和温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上午和下午哪个时间段除草效果更好?其实,这个问题在农业技术领域中早已有了明确的答案。在田间湿度适宜时,下午除草的效果会优于上午。这是因为,经过上午和中午的阳光照射,杂草在午后水分蒸发较多,叶片干燥,此时喷洒除草剂,药液更容易被杂草吸收。而上午,由于田间湿度较大,杂草吸收药液的速度和量都会受到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杂草会关闭叶片上的气孔,影响药液的吸收与渗透。选择下午打除草剂更有利于杂草的根除。
关于叶面是否有露水对打除草剂效果的影响,大部分情况下,推荐在露水风干后再进行打药。具体还要根据所使用的除草剂类型来决定。例如,对于苗后除草剂、茎叶触杀类除草剂等选择性除草剂,叶面干燥更有利于杂草叶片吸收药液。而对于苗前除草剂、土壤封闭处理除草剂以及内吸传导型除草剂等,需要在土壤地面和叶片比较潮湿的情况下打药效果才会更好。这是因为不同的除草剂需要不同的环境条件来发挥最佳效果。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是单独使用除草剂效果好,还是和其他肥药一起使用效果更好呢?大部分的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等肥药是可以互相搭配使用的。但除草剂则不建议与其他肥药混用。这是因为除草剂的作用对象是杂草,而其他肥药的作用对象主要是作物。如果混用,可能会产生操作上的困扰,无法确定重点喷洒对象。除草剂和叶面肥混用可能会造成杂草吸收叶面肥中的养分而旺盛生长,从而降低除草效果。为了提高除草效果和安全性,建议单独使用除草剂。
当杂草刚刚破土而出或者长势不齐时,除草效果往往不佳。当杂草生长到2至3片叶一心时,此时进行除草不仅能达到最佳的除草效果,而且能够减少除草的次数。
在除草过程中,应遵循“打密不打稀”的原则。也就是说,当田间杂草基本出齐后,再进行打药除草。如果在杂草刚刚出土或者地面杂草稀少时就进行打药,不仅会让大量的除草剂药液喷到空白地面上,造成浪费,还可能导致田间土壤中残留大量的除草剂,对作物健康构成危害。我们需要耐心等待,直到地下杂草都出土或者地面杂草长到比较密集时再进行打药除草。
我们还需要注意在湿润的环境下进行打药。“打湿不打干”的原则强调了这一点。当农田处于干旱状态时,杂草的毛孔会关闭,减少药液向草株体内的渗透。在打药前,要确保农田地面湿润,空气湿度约为60%。这样的环境不仅能保证打药效果,还能避免作物发生除草剂药害。
在作物生长不良、出现病害时,应避免使用除草剂。除草剂容易对病苗、弱苗、黄苗等生长不良的作物造成药害。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先治疗病害,或者加强水肥管理,促进作物恢复生长后再进行除草。
对于顽固性的恶疾杂草,我们可以搭配助药剂来提高除草效果。这些杂草生命力顽强,叶片表面蜡质层较厚,常规用药难以彻底消灭。在稀释除草剂药液时,可以添加润湿剂、稳定剂、粘着剂、渗透剂等助药剂,以提高药效。
不同土壤状况也需要灵活调整用药量。水肥充足、土壤肥沃、沙性较大的地块,以及作物长势旺盛的地块,可以适当提高打药的浓度和用量。而对于土壤贫瘠、水肥不足、土壤黏重以及作物长势较弱的地块,则应当降低打药的浓度和用量,以防造成药害。
如果不幸发生了除草剂药害,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例如立即对农田大量灌水以稀释药物残留,或者对农田进行深翻晾晒加速药物失效。可以用清水冲刷作物枝叶,或者追施速效性氮肥来加快作物生长速度,减轻药害影响。使用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尿素水进行叶面喷施,或者喷洒赤霉素,也可以减轻药害影响,促进作物恢复。
除此之外,文章还涉及了一些其他话题,如成语中的化学常识、摇一摇传图、海清演过的电视剧、年末净资产、打印机安装步骤等。对于每个话题,都可以展开详细的叙述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