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麻,一个常见的症状,常常让人联想到颈椎退化、骨刺压迫等疾病。有一个相对陌生的临床病症也可能导致手麻——胸廓出口症候群。柳营奇美医院的许益彰医师表示,该病症会导致患者出现颈部、肩部、手臂乃至手指的麻木、疼痛或无力等神经症状。如果血管受到压迫,还可能出现水肿、冰冷、苍白等症状。任何需要持续使用手臂的活动,如梳头发、抱提重物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这些症状甚至在半夜或清晨的睡梦中出现。
胸廓出口症候群的发生与胸廓出口这个狭小空间内的神经(臂神经丛)或血管(锁骨下动脉或静脉)受到压迫有关。许益彰医师指出,根据压迫物的不同,该病症可分为神经源性、动脉性和静脉性三种,其中神经源性最为常见,占比超过九成。胸廓出口,作为臂神经丛及锁骨下动、静脉通往手臂的三个较狭窄区域的出口,是这一病症的关键所在。这三个区域分别是斜角肌三角、肋骨锁骨间隙和胸小肌间隙,其中斜角肌三角是胸廓出口症候群最常发生的位置。
造成胸廓出口症候群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肌肉异常、外伤以及先天因素等。肌肉紧绷、骨折等外伤是常见原因,而重复性动作也会造成慢性损伤。运动员、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人群以及车祸患者等需要频繁举手或抬手过头的人群更容易受到影响。虽然先天因素如颈肋等也可能会导致该病症,但相对较为少见。
针对胸廓出口症候群的治疗,许益彰医师表示,中医有多种治疗方式可以帮助改善病情。针灸可以放松过度紧绷的肌肉、减轻软组织张力,改善微循环;拔罐和伤科推拿可以疏通经络、缓解肌肉痉挛;热敷和中药薰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症状较重或经久不愈的患者,可以配合中药内服以加强疗效。
除了接受治疗,患者还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来预防胸廓出口症候群的复发。配合伸展运动、加强肌力锻炼、矫正头颈部及肩部的姿势等都是有效的措施。
胸廓出口症候群虽然相对陌生,但并不是一个罕见的病症。对于经常手麻的人来说,应该予以警惕。通过中医的治疗方式和生活的调整,大部分患者的病状都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加入【健康医疗网】,让我们一起关注健康!
由网友『深爱成瘾』投递至本站,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处理。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