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风潮席卷全台湾,各式各样的抹茶美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抹茶汤圆到抹茶拿铁,再到抹茶键盘松饼和抹茶蛋糕,只要产品名称中带有“抹茶”二字,就能引发狂热追捧。在这股潮流中,红豆作为抹茶的绝佳搭档,总是相伴出现,让许多既爱抹茶又排斥红豆的民众感到困惑:“为什么一定要加红豆呢?”专家指出,除了口味上的调和,抹茶与红豆的搭配还蕴含着深厚的养生哲理。
红豆,一个性温的食物,具有护心的功效。而抹茶,虽然滋味偏寒,但与红豆搭配在一起,其寒性被温和的红豆所调和,更有助于养生。这种搭配,就像中国人喜欢的烧饼配油条一样,早已成为经典。特别是在日本,抹茶和红豆的组合有着更深的文化背景。
“宇治金时”,这一名字便揭示了抹茶与红豆的深厚渊源。“宇治”是日本著名的茶叶产地,“金时”则来源于日本童话中的主角阪田金时,他的脸色赤红。人们在抹茶冰品中加入用砂糖煮过的红豆,不仅色彩对比鲜明,红豆的甜美还能中和抹茶的苦涩,成为甜点界的一大经典。
除了口感和视觉上的搭配,这一绿一红的组合在养生方面也有加乘的效果。中医观点认为红色入心,红豆不仅能养心补血,还有降血脂、降血压、改善心脏活动功能、缓解冬天手脚冰冷等功效。而抹茶则富含抗氧化力强的“儿茶素”,具有降低坏胆固醇、维护心血管健康等功效。两者搭配在一起,可以调和属性,使不同体质的人都能安心食用。
美味的同时也要警惕隐藏的健康陷阱。营养师提醒,抹茶甜点虽然美味,但其中隐藏的“热量”和“饱和脂肪酸”也不容忽视。抹茶的原味虽然清香却带有苦涩,为了增加适口性,制作者往往会加入大量的糖或红豆来调和味道,这也会增加整个产品的热量。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导致肥胖、新陈代谢症候群、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抹茶拿铁等甜点在制作过程中可能添加的奶精或奶精粉大多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长期摄入也可能导致高血脂和肥胖问题。
在享受抹茶美食的我们也要注意控制糖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如果实在无法接受抹茶的苦涩味,可以适当加糖,但要注意控制摄入量。选择低饱和脂肪的食品来搭配抹茶甜点,如选择低脂牛奶或植物奶代替奶精。这样既能享受美味,又能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