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天上繁星璀璨,仿佛梵音从天上传来。灯树如繁星般闪耀,照耀着每一道街巷,每一簇灯光都像是绽放的花焰,形成了一幅幅壮丽的景象。描绘着皇家元宵灯会的繁华盛景,充满了诗意与想象力。
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展现了一个如梦如幻的夜晚。铁锁开启,星河横跨其上,犹如桥上的灯火与天上的繁星交相辉映。灯火辉煌,明月皎洁,吸引了每一个人前来观赏。其中,"火树银花"成为了元宵节的经典意象,令人难以忘怀。
崔液的《上元夜》,反问的句式展现了全民赏灯的热情。无论是谁,无论在哪里,都会被这灯火辉煌的场景所吸引,无法闲坐。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观赏这难得的灯火盛景。
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节选,描绘了灯火如同星辰般洒落人间的景象。千金一笑,映照在九枝灯前,将节日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
张祜的《正月十五夜灯》,描绘了宫廷元宵歌舞的盛况。千门万户都点亮了灯火,正月中旬,整个帝都为之震动。歌舞升平,天上人间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李商隐的《诗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描绘了节日的繁华。月色与灯火交织在一起,香车宝马填满了街道。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由得感叹中兴盛况,羞于与乡亲争艳。
符曾的《上元竹枝词》,记录了古代元宵美食的制作过程。桂花香馅包裹着胡桃,江米如珠般晶莹,听说马家的滴粉技艺高超,在试灯风中卖元宵,令人垂涎欲滴。
唐寅的《元宵》节选,阐明了灯月交辉的节日美学。有灯无月不足以娱人,有月无灯则不算春天。当春天来到人间,人们欢聚一堂,灯火照耀下的月亮如同银子般熠熠生辉。
董舜民的《元夜踏灯》节选,描绘了少女元宵约会的场景。火树银花,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灯光璀璨,人影绰绰,展现了元宵节的浪漫氛围。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节选,是一首经典的爱情诗。去年元宵夜,花市灯火如昼,月上柳梢之时,与情人相约黄昏之后。这首诗充满了浪漫与温馨,适合在教学时进行拓展讲解。
教学建议:
1. 可以配合灯笼手工课进行教学,让学生亲手制作灯笼,感受元宵节的氛围。
2. 推荐使用对比法讲解古今元宵习俗的差异,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元宵节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3. 着重讲解一些经典名句,如"火树银花""月上柳梢"等,让学生领略其中的诗意与美感。也可以结合相关诗词的赏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