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云 >

初二物理 初二物理压强典型题及答案

  • 健康云
  • 2025-08-22
  • www.shiguanyingerw.cn
  • 健康新闻

压强是初中物理的核心知识点,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常以12分左右的大题形式出现。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下面我整理了一些典型题目和,以便大家深入理解并应用压强公式。

一、固体压强计算题

1. 示例:一个重120N的物体,底面积为0.1m²,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求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压力F等于物体的重力G,即F=G=120N;

压强P通过公式P=F/S计算,得P=120N/0.1m²=1200Pa。

2. 示例:坦克质量20t,每条履带与地面接触面积2m²,求坦克在平路上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g取10N/kg)

重力G通过质量m和重力加速度g计算得出,即G=mg=20×10³kg×10N/kg=2×10⁵N;

总接触面积S为两条履带面积之和,即S=2×2m²=4m²;

压强P通过公式P=F/S计算,得P=2×10⁵N/4m²=5×10⁴Pa。

二、液体压强计算题

1. 示例:茶壶内盛有0.6kg的水,水深6cm,底面积为40cm²,求水对壶底的压强和压力。

液体压强P通过液体密度ρ、重力加速度g和h计算得出,即P=ρgh=1×10³×10×0.06=600Pa;

压力F通过压强P和底面积S计算得出,即F=PS=600×40×10⁻⁴=2.4N。

三、压强公式应用要点

压强的核心在于理解公式适用条件。固体、液体和气体都适用的压强公式为p=F/S。而液体压强专用公式为p=ρgh,也可用于柱状固体的压强计算。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并不一定等于液体重力。同一人在站立和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也会有所不同。

四、综合应用题

某一题目中涉及木块B重6N,边长10cm,静止在容器底部,细线长10cm。要求解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当加水使木块浸入900cm³时的细线拉力以及剪断细线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过程如下:

未加水时,压力等于木块重力,接触面积为木块底面积,可求得压强;

浸入900cm³时,通过浮力公式求得浮力,进而求得细线拉力;

剪断细线后,木块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求得排开水的体积变化,进而求得水位下降高度和压强变化量。

五、压强比较题

对于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时,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需要注意液体的密度和高度共同决定压强大小。对于一块砖平放和侧放时压强的比较,由于受力面积的变化,压强也会相应变化。

希望这些典型题目和能够帮助你掌握压强计算方法。压强的关键在于理解公式适用条件,区分固体和液体压强的不同特点。通过多做练习,注意易错点,你将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