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云 >

2011年利比亚撤侨事件

  • 健康云
  • 2025-08-22
  • www.shiguanyingerw.cn
  • 健康新闻

利比亚撤侨事件纪实:新中国海外救援行动的光辉篇章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些事件因其独特的意义而永载史册。2011年的利比亚撤侨事件,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组织最迅速的海外公民救援行动之一,这一壮丽篇章永远镌刻在了中华民族的记忆之中。

一、背景与起因

受“阿拉伯之春”的影响,利比亚在2011年2月爆发了大规模反示威。卡扎菲政权的武力镇压导致了局势的失控,多地陷入了无状态。中国在利比亚的企业,如中建集团,其工地和营地遭受了袭击。数万中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国家危机之下,中国迅速响应。于2月22日启动了国家涉外突发事件I级响应,成立了一个由张德江副任总指挥的应急指挥部。外交部、商务部、军方等多部门被迅速调动,协同作战。

二、撤侨过程

这场撤侨行动历时12天,从2月22日至3月5日,共撤离了中国公民(含港澳台同胞)35,860人。部分报道中提到的“275小时撤侨3万人”的快速响应,充分展现了中国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效率。

撤侨过程中,中国采取了海陆空联动的策略。空中方面,派出了民航包机、空军伊尔-76运输机,经过希腊、埃及等国中转,将公民安全撤离。海上则调派邮轮,如“希腊精神号”,从利比亚港口撤离人员至克里特岛。陆路方面,尽管穿越战乱区域充满未知和危险,如遭遇武装关卡和司机勒索等险情,但组织的车队仍坚定前行,经埃及边境撤离。

中国还通过外交协调,获得了希腊、马耳他等国的入境和后勤支持,为撤侨行动提供了有力的国际支持。

三、国际反响与意义

这次撤侨行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外媒评价中国的撤侨行动“秩序井然,像一场阅兵”,并称赞中国行动的高效与组织力。此次行动不仅创下中国海外撤侨人数和速度的纪录,更展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与“外交为民”的理念。电影《万里征途》(2022年)便以此事件为原型改编。

四、亲历者见闻

中建员工王守合回忆道,撤离时高举的五星红旗是最温暖的庇护。在埃及边境高唱国歌通过关卡时,那种情感比《战狼2》更震撼。部分侨胞因陆路撤离车辆破旧、通讯中断等问题经历了生死考验。每一个细节都让人动容,每一个故事都值得被铭记。

这一事件不仅是国家实力与力量的展现,更是对每一位海外公民的深深关怀与守护。如果你对撤侨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如外交谈判、军队参与等感兴趣,欢迎补充提问,让我们共同铭记这一历史时刻。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