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婚姻内一方给第三者转账,原配追回的情况,让我们透过一系列真实的法律案例来解读背后涉及的法律要点和实际操作方式。
一、典型案例
我们先从江西赣州的例子开始。在这起引人注目的案例中,一名已婚男子在6年间向比他大17岁的情人转账超过20万元。法院最终裁定,这种赠与行为是无效的,并判决第三者全额返还款项。类似的案件中,一些特殊的金额转账,如520、1314等,被明确视为维系不正当关系的证据。
再看贵州的一个案例,丈夫在婚姻期间赠与第三者22万余元。法院根据《民法典》第八条(公序良俗)和第一百五十三条(违背公序良俗的法律行为无效),判定赠与无效并要求第三者全额返还。
四川的一个案例则经历了二审的波折。最初,法院曾判决第三者只需返还转账金额的50%,但检察机关抗诉后,改判全额返还。这强调了一个观点:夫妻共同财产是不可分割的。
二、法律条文解读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原则上属于夫妻共同所有,除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否则任何一方处分财产都需要双方的协商一致。任何为了维系婚外情关系的赠与行为,都违背了公序良俗,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这种赠与行为是无效的。在司法实践中,全额返还的判决是普遍支持的,包括那些有特殊含义的转账,如520、1314等,以及大额支出。
三、实际操作建议
若原配想要追回被转移的财产,需要收集充分的证据,如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明款项的用途与婚外情有关。银行流水、微信支付明细等都可以作为核心证据。在诉讼策略上,原配应以赠与合同纠纷为由起诉第三者,并将配偶列为第三人,主张赠与行为侵犯了夫妻共同财产权,要求确认无效并返还。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如第三者能证明部分款项用于共同消费(如餐饮、旅行),可能会扣减相应金额。但对于恋爱期间的赠与,如果没有婚外情的背景,通常是很难追回的。
四、社会意义深远
这类判决体现了司法对婚姻家庭价值的保护,明确婚外情中的财产赠与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这也遏制了通过金钱来维系不正当关系的行为。通过这些案例,我们不仅能了解法律的规定,还能感受到社会对于婚姻和家庭价值观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