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庚一号的辉煌时刻
在时间的指针指向2019年4月23日的那一刻,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嘉庚一号火箭腾空而起。这是我国首枚由高校研制、带有羽翼并能重复使用的火箭。它以壮丽的姿态,首次打破了天际的宁静,最高飞行高度达到了惊人的26.2千米。嘉庚一号的成功发射,得益于其采用的水平滑翔与伞降回收技术,这种技术的运用为我国航空领域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它也是验证双乘波前体布局空气动力学性能的重要实验平台。
紧接着,我们迎来了本栋系列火箭的双箭齐发。这一系列的火箭,包括本栋一号和本栋二号,于2023年6月实现了同步发射的壮举。这两枚二级固体动力火箭的最大飞行高度达到了41千米,速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5马赫。它们的成功发射,不仅突破了同步发射、超声速级间分离等关键技术难题,更是为了纪念厦门大学的前校长萨本栋,以此命名体现了对其卓越贡献的敬意。
这些里程碑式的成就背后,是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团队的不懈努力和创新精神。他们与北京凌空天行等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推进空天技术的发展。其中涉及的"空天报国"实践课程,更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参与火箭研制的全过程,激发青年学子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和热情。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提升民航速度至现有水平的五倍以上,更是追求在航天科技领域的更多突破。
这些令人振奋的成果,不仅仅是厦门大学在商业航天和空天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是我们国家在航天科技领域迈向更高峰的重要一步。而在不久前,即在2025年3月,相关技术更是荣获福建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这无疑是对团队努力的肯定和鼓励。目前,团队正全力建设高温高压高速极端环境大科学装置,未来更多激动人心的突破与创新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