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补钙,这是一个全民关注的话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关于是否需要补钙,以及如何有效补钙,是许多人都想了解的常识。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高级营养师蔡华,为我们解答关于补钙的种种疑惑。
蔡华老师指出,钙作为人体中含量最丰富的矿物质,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体骨骼和牙齿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我们的身高和牙齿健康。除此之外,钙还参与神经肌肉活动和神经递质释放,能调节心律,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控制炎症和水肿,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并参与DNA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酶的活性。
那么,如何正确补钙呢?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钙,以及如何有效地摄入钙。钙主要存在于奶制品、豆制品、鱼虾等海产品中。除了饮食摄入,适当的阳光照射、运动锻炼也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关于哪些人需要补钙,蔡华老师强调,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儿童、青少年、更年期女性和男性等都是需要特别关注补钙的人群。这些人群在饮食中应增加富含钙、磷的食物,如奶粉、鸡蛋等,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晒太阳,以促进钙的吸收。
对于孕妇来说,补钙尤为重要。孕期需要更多的钙来预防孕期骨质疏松和婴儿先天性佝偻病。妊娠中晚期每天需要摄入约1500mg的钙。除了饮食中的钙摄入,还可以适当补充安全的钙制品和钙剂。保持甲状腺功能正常也很重要。
对于乳母来说,补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和母乳中的低钙。哺乳期的妈妈要和孕中期、孕晚期的孕妇一样,每天补充1500mg的钙和-800单位的维生素D。适当的运动和晒太阳也是必不可少的。
婴幼儿和青少年也需要特别注意补钙,以避免佝偻病和促进骨骼生长。对于45-55岁的更年期女性和55-65岁的更年期男性,由于人体性腺功能开始下降,需要适当补充雌孕激素(女性)和雄激素(男性),并每天补充1200mg的钙。
补钙并不困难。只要注意饮食中高钙食物的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D、晒太阳、运动锻炼,就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缺钙。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乳母、婴幼儿等,更需要特别关注补钙问题。蔡华老师提醒大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营养平衡,是预防和治疗缺钙的关键。随着岁月的流逝,老年人的身体逐渐经历着新陈代谢的变化。他们的内分泌、各种激素和酶的活性降低,胃肠功能也开始逐渐衰退,心、肺、肝、肾功能都在下降。这时,运动和锻炼变得尤为重要,可以帮助他们维持肌肉活力,减缓骨钙量负平衡。对于老年人来说,补钙变得至关重要,可以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预防骨折。
尤其对于更年期的女性,内分泌激素的水平变化较大,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雌激素和黄体酮。这样不仅可以维持内分泌的平衡,还可以为身体带来诸多益处。
那么,如何保证足够的钙摄入呢?每天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肌肉,给骨骼一定的压力,促进骨钙储存的正平衡,还可以通过饮食来达到补钙的目的。
乳制品是钙的优质来源,平均每100毫升液态奶含有约100毫克的钙。固体豆制品如豆腐干、干香豆、黄豆、黑豆等都是钙的宝库。每100克豆腐干(腌制)含钙731毫克,干香豆含钙300毫克。
除了以上食物,还有一些日常食材也富含钙质。例如,牧羊人美国的钱包、海带和榨菜每100克就含有超过230毫克的钙。油菜(深色)、苋菜、裙带菜每100克含钙150-200毫克。芥蓝、大白菜、萝卜、菊花、芹菜梗、生菜、油麦菜、西兰花、菠菜、紫茄子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面对如此多的补钙选择,老年人应该如何正确补钙呢?除了通过食物补充钙质,还需要注意多晒太阳,有助于身体更好地吸收钙。避免过度锻炼和过度劳累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老年人来说,正确补钙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以及必要的营养补充,可以保持骨钙量的平衡,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更年期的女性在补充雌激素和黄体酮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