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丽娜教授团队在国际杂志上发表重要论文:重症超声技术为新冠肺炎诊断带来新突破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传来喜讯,其重症医学科张丽娜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杂志《重症医学》上公开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该论文深入探讨了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超声影像学特征,并分享了运用肺部超声进行诊疗的经验。这一研究成果有望为全球新冠肺炎的诊断与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病例不断攀升的严峻形势,特别是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成为当前一大挑战。截至3月12日,全球新冠肺炎病例已突破13万例,重症患者因易并发呼吸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在武汉一线抗疫工作中,张丽娜团队积极采用重症超声技术救治重症患者。他们认为,重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呼吸衰竭无法转运以及新冠病毒的高传染性等因素,限制了肺部CT在部分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但重症超声技术的优势在于其床旁、动态、实时、可重复等特点,能为无法进行肺部CT的患者提供肺部影像学筛查,帮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和分级预警,及时启动治疗方案。
张丽娜教授表示,相比肺部CT,重症超声可实现床旁动态评估,与其他监测手段相结合,获得更为重要的监测和评估数据。它贯穿于呼吸衰竭原因筛查、肺部病变评估、肺保护性通气治疗实施以及心脏动力学评估和循环管理策略制定等多个环节,为医生调整诊断与治疗提供及时、准确、个体化的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2月份在武汉实际救援经验,张丽娜团队还牵头制定了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和中华医学会重症分会的《基于重症超声的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建议》。这一实践经验的分享,无疑为全球抗击新冠疫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该论文的发表不仅展示了张丽娜教授团队在医学领域的卓越贡献,也体现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在抗击疫情中的积极担当。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科研成果问世,助力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