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现象源于咀嚼肌的不间断收缩,这一运动受三叉神经控制。任何影响三叉神经和咀嚼肌的因素都可能引发睡眠中的磨牙行为。磨牙实际上是一种咬合障碍,破坏了咬合器官的协调关系,因此身体会通过增加牙齿的磨动来消除这个障碍,导致无法控制的磨牙。磨牙可能间歇发生,也可能每晚持续发生。
以下是宝宝磨牙需关注的五个要点:
1. 肠胃寄生虫感染:寄生虫产生的毒素刺激肠胃,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加快,引发消化不良和脐周疼痛,影响睡眠。同样,蛲虫也会分泌毒素,引起肛门瘙痒,影响孩子睡眠并发出磨牙声。虽然裂头蚴曾是磨牙的主要凶手,但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善,其影响已逐渐减少。如有肠寄生虫感染,需尽早驱虫。
2. 精神紧张:孩子在夜间观看惊险刺激的电视节目或睡前过于兴奋,都会导致精神过度紧张而磨牙。长期的父母责备也可能造成压抑、躁动和焦虑,成为夜间磨牙的重要原因。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家庭氛围,避免夜间过度兴奋,是解决方案之一。
3. 消化功能紊乱:孩子晚餐吃得太饱,入睡后肠胃内积累大量食物,迫使肠胃持续工作,导致睡眠中的不自主磨牙。饮食应均衡,避免偏食,晚餐要清淡适量。
4. 营养不良:孩子偏食,尤其是不喜欢吃蔬菜,会导致营养不均衡,缺乏钙、磷、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引发夜间面部咀嚼肌的不自主收缩,导致磨牙。孩子吃饭应定时定量,保证营养均衡。在磨牙期间,应让孩子少吃油腻、油炸和辛辣食物,尽量保证食物清淡。
5. 牙齿发育不良:牙齿发育期间,如果孩子患有佝偻病、营养不良或先天性牙齿缺失等,可能导致牙齿发育不良,上下牙接触时产生咬合面不平,也是夜间磨牙的原因。
那么,如何应对宝宝磨牙呢?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缓解精神压力、检测是否患有寄生虫感染、调整咬合关系、肌肉松弛治疗以及咬合板治疗等。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指导孩子轻松愉快地玩耍、创造一个舒适的家庭氛围、避免睡前过度兴奋等方式来缓解精神压力。还可以检测是否患有寄生虫感染,进行驱虫治疗。调整咬合关系,建立咬合平衡,以消除磨牙症。对于肌肉紧张引起的磨牙,可以采用肌肉松弛治疗。制作一个咬合板,在晚上睡觉时戴上,以缓解肌肉紧张并保护牙齿。
磨牙是一种需要关注的现象,家长应注意孩子的睡眠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磨牙的因素,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