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间
	今年立秋时间2022年8月7日
	农历七月初十,星期日
	今日,立秋!
	立秋,是秋天的开始,也预示着夏季的结束。
	一夕之间,暑去凉来,季节发生了变化,饮食习惯,养生保健也要开始慢慢过渡,为寒冷的秋冬打下坚实的基础。
	《黄帝内经》中讲“使之安宁,已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夏季主“长”,秋季主“收” ,秋季养生应以养收为原则。
	立秋习俗
	1.贴秋膘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夏季难熬,胃口不佳,体质会有所下降,在立秋这天以肉贴膘来食补,补充伏天失去的能量。
	可选择一些性味平和,脂肪量较少的肉类来食用,也可以搭配乳制品与豆制品,效果更佳。
	,贴秋膘要适度,否则会导致肥胖,引发其他疾病。
	2.啃秋
	啃秋又叫“咬秋”,寓意夏季酷暑难耐,正值立秋,将其咬住。
	立秋这天,吃西瓜、吃香瓜,有不生秋痱子的说法。
	而西瓜味道甘甜,性寒凉,不仅有解暑的功效,按中医说法,还能防治因湿热导致的腹泻。
	在些地方,还会吃秋桃,吃完桃子将桃核留下,在除夕时将桃核丢进火炉烧成灰,来趋吉避凶。
	北方还会吃饺子,代表团圆,圆满。
	3.喝立秋水
	夏季炎热,时常汗流浃背,喝一杯立秋水,既能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还能消除暑气。
	秋季体内虚火旺盛,这个时节要以润肺养肺为主,可以喝蜂蜜水来滋阴润燥,达到润肺的效果。
	冲制蜂蜜水时温度不宜过高,四十度一下最宜,早晨喝杯温水后,再喝蜂蜜水效果最好。
	立秋养生“四字诀
	1.解暑养胃
	立秋后,天气转凉,虽说没有夏季的潮湿闷热,但还处于伏天中,在饮食上要注重祛暑清热。
	多以润而不腻为原则,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可以喝绿豆粥,莲子羹,薄荷粥,也可多吃水果,益胃生津。
	夏季多食欲不佳,到了秋天肠胃功能还没有调整过来,如果吃大量油腻的东西,会增加肠胃的负担,饮食还是以清淡为宜。
	2.防燥润肺
	肺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呼吸器官,肺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而秋季易上火,常伴有口干舌燥的情况,很容易伤及肺阴,所以调理养肺尤为重要。
	应多吃养肺的蔬菜和水果,例如木耳、百合、山药、柚子等,补气养生,润肺去噪。
	,少吃油炸食品,以及葱、蒜等燥热食物,防止增加肺部负担。
	3.祛湿滋阴
	《黄帝内经》中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立秋以后,暑湿犹在,饮食上应多吃一些祛湿滋阴的食物。
	薏米则是最好的选择,可与绿豆一起熬制。
	薏米祛湿消肿,绿豆清热解毒,做成绿豆薏米粥,祛湿的还能滋阴,提高免疫力,防止疾病的侵扰。
	4.护腰护颈
	立秋时节,昼夜温差大,稍有不慎,便会出现肩颈、腰间疼痛的症状。
	尤其是有肩颈腰部旧疾的人,更要注意保暖,避免空调直吹、久坐。
	可将双手搓热,放置颈部或腰间进行按摩,一般揉按50次即可,也可适当扭转腰部和脖子,经常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5.防“秋老虎”
	立秋过后,气温虽有下降,但高温天气还会卷土重来。
	此时,切忌贪凉,少喝冷饮,少吹空调,尽量自然降温。
	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调整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水分与睡眠,可以有效的防止秋季中暑。
	外出时,做好防晒工作,可以在早晚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立秋日常三注意
	1.调整作息规律,不要熬夜
	2.早晚温差大,及时添衣,小心感冒
	3.勤晒衣物
	立秋食补
	一、立秋“四大名补”
	1.茄子
	俗话说“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可见,立秋是吃茄子的最佳时期。
	茄子性凉,味道甘甜,口感好,不仅有清热功效,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有缓解火气,去除秋燥的作用,秋季吃茄子对身体好处多。
	2.南瓜
	立秋之后,气候干燥,身体水分也会加速蒸发,而南瓜具有健脾润燥的效果,还能补中益气。
	南瓜中有丰富的维生素B,胡萝卜素,通过人体吸收可形成维生素A,对呼吸道有保护作用。
	3.花生
	花生,被誉为“长生果”,营养价值高,富含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
	吃花生不仅补脾胃,促进食欲,改善消化吸收功能,还可以养胃润肺,化痰止咳。
	4.栗子
	栗子素有“秋果之王”的美称,是真正的“养生高手”。
	板栗性温,含碳水化合物较高,可生食,炒食,加水煮食等,不仅开胃健脾、止咳化痰,还能补充身体热量,提高身体免疾力。
	二、立秋“四大水果”
	1.苹果
	苹果是对健康最有利的水果,富含丰富的纤维物质,可有效补充身体的纤维质,不仅降低疾病的发生,还可以减肥。
	消化不良者,可将苹果榨汁食用。,身体中摄入盐分过多时,也可吃苹果或者喝苹果汁,对高血压人群很有益处。
	2.山楂
	山楂味酸、微温,可泡水喝,也可生食,有开胃生津、解除油腻、清脑健脾的功效。
	酸酸甜甜的山楂在秋季食用最佳,增进食欲,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吸收,是秋季必不可少的食物。
	3.桃子
	桃子鲜美多汁,味道香甜,属于温性水果,可养阴生津,润肠通便,,更可美容养颜,改善天气干燥对皮肤的伤害。
	秋季吃桃也要适度,桃子中有较多的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含量也高,饱腹感较强,吃多了容易消化不良。
	4.秋梨
	梨甘甜多汁,水分充足,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被称为“百果之宗”,是秋季补充身体水分的首选。
	生梨性寒,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对干咳、咽喉干痛极为有效。若脾胃虚寒、腹泻者可将梨蒸熟,熬制梨汤来食用。
	立秋养生重点---按摩
	1.驱寒防风搓大椎
	大椎穴在第七颈椎的棘突下方凹陷处,是人体诸阳汇聚之地。
	可将热毛巾敷在此处,或将双手搓热捂在大椎穴上,给它起到加温的作用,可驱除寒气。
	2.润肺防燥迎香穴
	秋季容易产生过敏,鼻子不通畅,可用食指按压迎香穴,每天可做3-5分钟。
	能使鼻子舒畅,对肺部也有保健作用,缓解鼻炎,也可预防感冒。
	3.和胃理肠关元穴
	饮食不规律,过分贪凉会使肠胃受损,影响食欲。
	按摩关元穴可缓解腹痛腹胀,改善肠胃功能,促进肠胃吸收,和胃理肠。
	点亮“在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