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秋粮生产态势稳健,保障粮食安全步履坚实
随着春天的播种到秋天的丰收,全国秋粮生产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秋粮面积达到了惊人的13.1亿亩,较上年增加了700多万亩,展现出勃勃生机。
在黑龙江、河南等主要的粮食产区,秋粮面积分别稳定在2.18亿亩和7600万亩以上。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地实施的经济作物改种、复耕复种等措施,有效扩大了种植规模,为粮食增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科技的力量在这场丰收的盛宴中同样不容忽视。主产区广泛推广了宽窄行密植+滴灌等高效种植技术,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生长效率。而在北大荒等地,更是建立了"空地结合"的孢子捕捉仪与巡田机立体监测网络,对农田进行全方位的科技护航。全国实施的玉米大豆单产提升行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策的扶持和保障体系的完善,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中央财政安排了20.37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一喷多促"防灾技术。各地惠农政策如耕地地力补贴等也得到了有效落实,建立了"保险+期货"的风险对冲机制,为农民吃上了定心丸。新修订的《粮食安全保障法》更是强化了全链条的监管责任,为粮食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2024年遭遇了南涝北旱的灾害影响,但通过精准的抗灾措施,成灾面积同比减少600多万亩。专家分包制度使得田管工作更为精准,对于绝收的地块也能够及时改种补种,确保了秋粮的顺利收获。
据统计,秋粮收购量达到了3.45亿吨,创近年较高水平。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彰显了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的稳健,更为连续9年保持1.3万亿斤以上产量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全国秋粮生产将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也将越走越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