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妇科 >

试管婴儿前 我们为啥要做激素检查

  • 妇科
  • 2025-07-22
  • www.shiguanyingerw.cn
  • 试管婴儿网

在试管婴儿技术(IVF)领域,关于患者在接受体外受精治疗前应进行的激素检查一直存在争议。各个生殖医学中心间的操作差异较大,但对于某些患者,进行特定的激素检查极为重要。

对于那些存在可疑排卵障碍的患者,如月经周期不规律,多种激素检查是必要的,包括黄体生成激素、卵泡刺激激素、甾体激素、催乳激素以及甲状腺功能等。对于因男方因素或输卵管问题而需要接受IVF治疗的排卵正常女性,则无需进行如此繁多的检查。

随着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开展具有明确临床价值的检查显得尤为重要。异常的检查结果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情绪,对于初次接受IVF治疗的患者,必须慎重决定哪些激素检查是必要的。

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的激素检查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患者年龄相近,但在IVF治疗中对控制性促超排卵的反应却可能大相径庭,这主要源于卵巢储备功能的差异。这一差异可通过激素检查来评估,这些检查能更准确地预测卵巢对促排卵药物的反应,帮助医生决定促性腺激素的启动剂量。

抗苗勒氏激素(AMH)最近被研究证实能更准确地预测卵巢对COH的反应。无论患者在月经周期的哪个阶段就诊,都可以进行AMH检查,这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实用性。通过血清AMH水平,可以预测卵巢低反应的发生,从而及时调整促性腺激素的启动剂量,以避免对COH无反应的患者进行治疗,减少经济和精神损失。

除了预测卵巢低反应,AMH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PCOS患者的血清AMH水平显著升高,这与卵巢多囊样改变具有高度相关性。由于PCOS患者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高危人群,AMH的检测对于预测IVF治疗中OHSS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血清AMH超过一定水平的患者,我们中心会调整促性腺激素的启动剂量,并采取一系列策略来降低OHSS的风险。使用GnRH拮抗剂方案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显著降低重度OHSS的风险。医生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如GnRH激动剂激发排卵,来进一步降低重度OHSS的发生率。

尽管AMH在预测卵巢储备功能和COH反应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它并不能准确评估卵母细胞的质量或预测胚胎的形态和胚胎非整倍体率。类似的研究也没有发现FSH水平与胚胎非整倍体之间存在直接的相关性。这意味着用于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的激素检查只能预测卵巢的储备功能,而不能判断卵母细胞的质量。

正确的激素检查对于试管婴儿技术的成功至关重要。通过深入理解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并据此调整治疗方案,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同时降低潜在的风险。未来的研究仍需进一步验证这些预测指标的有效性,并新的策略来优化IVF治疗的效果。在面临卵巢低反应预测时,使用AMH水平作为依据需谨慎。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女性即使无法测得AMH水平,依然成功获得了活产。对于计划接受IVF助孕治疗的女性来说,甲状腺功能的检查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生育领域,甲状腺功能的检查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未诊断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在不孕症患者中较为常见。另一方面,IVF治疗可能会加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甲状腺功能异常还可能对妊娠结局及后代的健康造成影响。对所有计划接受IVF治疗的女性进行TSH及FT4筛查是十分必要的。

除了甲状腺功能检查,关于其他激素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催乳素水平轻度升高在拟接受IVF治疗的女性中是一个普遍现象。即使在排卵正常的女性中,这种现象也较为常见。催乳素水平的升高可能与不孕症患者常见的焦虑状态有关,可能反映了一种应激反应。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成功妊娠还是未成功妊娠的患者,在IVF治疗后的催乳素水平并无明显差异。一项研究显示,在IVF治疗前使用多巴胺激动剂可能会对胚胎产生不利影响。

图1.1展示了一个应用血清抗苗勒氏激素(AMH)指导初次IVF治疗患者的控制性促超排卵方案。这一方案通过免疫检测确定血清AMH的阈值,帮助预测卵巢对COH的反应。结论部分强调,对于初次接受IVF治疗的女性,血清AMH及甲状腺功能检查是不孕症检查中的关键部分。血清AMH被认为是预测卵巢对COH反应的最佳指标,并且其检测可以在月经周期的任何时间进行。对于那些AMH水平较低的患者,应进一步检测月经3-5天的FSH水平,以便识别出妊娠率极低的患者。对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应在接受IVF治疗前先纠正甲状腺功能,以期改善IVF的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

通过血清AMH检测,我们可以为初次接受IVF治疗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还能为这些渴望生育的女性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喜悦。在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下,我们对生育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为不孕症患者提供的治疗方案也日趋完善。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突破,为这些家庭带来生命的曙光。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