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症的临床表现多元且复杂,常见的类型及其特点如下:
(1) 场所恐怖症
场所恐怖症在恐怖症中尤为普遍。患者对于特定场所或环境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如商店、百货店、剧院、餐馆等公共场所,乃至交通工具如飞机、公共汽车、地铁等。广场恐怖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患者在人多的场合或空旷地带可能感到无法自控的恐惧,担心自己会晕倒或出现濒死感。有些患者因对高空或黑暗的恐惧而回避高处,甚至不敢独自面对黑暗。值得一提的是,在有人陪伴时,患者的恐怖症状常会有所减轻。值得注意的是,“广场恐惧症”在咨询心理疾病的人群中已屡见不鲜,尤其在30至35岁的女性中尤为常见。有趣的是,据上海心理咨询中心专家张海音的观察,咨询他的男性“广场恐惧症”患者中,不少人都沉迷于网络。
(2) 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患者则在社交场合出现恐怖。他们害怕在大庭广众面前被人注视,害怕自己会当众出丑。他们会在他人面前不敢讲话、写字、进食甚至入厕。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因恐惧而回避朋友,与社会隔绝,仅与家人保持接触,甚至失去工作能力。其中,对视恐怖和赤面恐怖是较为常见的表现。前者害怕与人对视,后者则害怕在与人相处时会出现面红或坚信自己正在面红。
(3) 物体恐怖症
物体恐怖症的患者则对某些特定的物体产生恐怖。他们可能害怕动物,如猫、老鼠、狗、鸟类或昆虫等。有些患者害怕尖锐物体,不敢接触,担心自己或他人会受到这些物体的伤害。还有的患者害怕见到血液等。
(4) 自然现象恐怖症
此类恐怖症与打雷、闪电、波浪等自然现象有关。值得注意的是,恐怖症的发生与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和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样,在现代化社会中,恐怖症的发生率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知识的丰富和信息的爆炸有时会伴随空虚和精神的脆弱。一项调查表明,60至70年代出生,拥有高学历,在办公室从事管理工作且工作认真、勤奋的人最容易患上心理疾病。因为这些问题是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新出现的,所以治疗时也需要一些新的方式。如有疑问或需要专业建议,可拨打湖南健康热线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