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发病迅速,最短几分钟即可发病,最长也不过几个小时。其病情凶险,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发病后5分钟内的急救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急救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在意外发生时,能为亲人争取生存的机会。
当身边有人发生脑出血时,需要禁止以下四个行为:
1. 禁止扭捏和反复搬运病人,以免加重其伤势。
2. 禁止让病人抬头,以防头部瞬间变化导致颅内压变化。
3. 禁止乱用药,以免药物不当加重病人病情。
4. 禁止按人中穴,以免刺激病人导致病情加重。
正确的做法是:让病人就近侧卧。家属不要惊慌失措,让病人顺势侧卧在就近的沙发或床上,将病人的一只手垫在耳朵正面,然后将病人的腿摆成直角作支撑,帮助病人侧卧,让病人的头部后仰。这个姿势可以防止患者的舌头后坠,阻塞呼吸道,有利于呕吐物从口腔流出。
接着进行头部物理降温。不要频繁搬动病人,可以从冰箱中取出冰块装在干毛巾里,放在病人的头上进行降温。如果病人处于昏迷状态,则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如解开衣领、加紧腰带、摘去假牙、清除口腔中的呕吐物及分泌物等。不要给病人喂水、喂药,以免发生呛咳或吸入异物。
脑出血发病急骤,常常没有预兆。病人可能突然感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肢体麻木、无力,甚至摔倒在地。这时,家属常常不知所措。
在转送医院前,应该做好准备工作。最好请保健站或医务室的医生测量一下血压,并观察瞳孔、心率、呼吸和脉搏等情况。如果病情较危重,必须进行相应的处理后,才能转送。搬运病人时,最好三人协同,一个人托起病人的头部和肩部,另一个人搬起腰部和臀部,第三个人则抬起下肢,将病人抬到担架上。尤其要避免头部抬得过高,以免血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动,进一步压迫脑组织,引发危及生命的脑疝。
在转送过程中,应采取水平体位,即保持头与躯干成一直线。沿途要特别注意保护病人的头部,防止发生剧烈颠簸和震动。最好请急救中心派出救护车来运输病人,便于患者在车上平躺。否则,由于体位改变的影响及重力的作用,血液容易在脑机关内流动,如果侵入到联系生命的重要结构中,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对于脑出血这种急性脑血管病,及时、正确的急救非常重要。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能够帮助您在意外发生时为亲人争取生存的机会。在人体体位的改变和重力的作用下,血液在脑部结构中的流动变得尤为关键。想象一下,如果脑出血发生,小量的出血可能会侵入第四脑室,这个空间虽小但极其重要。第四脑室一旦积血,其后果不堪设想,因为积血可能会压迫脑干,导致病情急剧恶化,甚至可能瞬间夺去生命。
对于那些昏迷并伴随呕吐症状的病人来说,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将病人的头部转向一侧,能让呕吐物顺利流出,防止呼吸道被阻塞,避免窒息的风险。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使用氧气袋给予氧气吸入,确保氧气充足。而在寒冷的冬季,全身的保暖工作也不容忽视,以防因寒冷导致的其他并发症。
如果病人意识尚清晰,家人的陪伴和关怀则显得尤为重要。与病人进行沟通,进行适时的开导和劝解,能够减轻其精神和心理压力。我们都知道,过度的压力和紧张对病情的恢复是极为不利的。
在医疗实践中,脑出血的救治原则已经形成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应当坚持“就地处置,就近治疗,增加稳定,密切监测”的原则。对于脑出血的患者,不宜进行长途转运。这是由无数人的生命经验换来的宝贵教训。
脑出血作为一种常见病,各大医疗机构都积累了丰富的抢救经验,拥有先进的治疗设施。无论是大医院还是小医院,在救治脑出血方面,采用的治疗手段都是相似的。我们不必盲目迷信大医院或专科医院。在关键时刻,选择最近的、最合适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才是明智之举。舍近求远,可能会耽误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