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湖北省出现了令人关注的婴儿性早熟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这一事件,卫生部高度重视,迅速采取行动。据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牵头成立了由内分泌、儿科、妇幼等领域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婴儿个案进行专题研究。专家之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教授杨艳玲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就相关情况进行了说明和解读。
杨艳玲教授表示,经过专家组的鉴定,湖北省的这三名婴儿并非真正的性早熟,而是经历了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小青春期。在小青春期内,婴儿会出现身高增加、性腺激素增高等症状,这是正常的生长发育规律。其中一名婴儿臀部红肿可能与长时间使用尿布兜有关,这些症状并不能直接归咎于某种奶粉或食物。因为母乳中也含有激素,所以乳腺发育早也是正常情况。
针对媒体报道的婴儿曾食用的某品牌奶粉,卫生部已经委托有关技术机构对从湖北省患儿家中和市场上采集的相关奶粉样品进行检测。目前,关于奶粉与婴儿症状之间的关联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杨艳玲教授强调,因为每个婴儿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在成长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生理表现。
杨艳玲教授还透露,自婴儿性早熟事件曝光以来,门诊量大幅增加,许多家长惊慌失措地带着有乳房发育现象的婴幼儿前来医院就诊。对此,专家组表示理解家长们的担忧和焦虑,并呼吁家长们不要恐慌。专家表示,性早熟症状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自然消退。他们会继续观察这些婴儿的成长状况,并尽快给家长一个科学的答复。
专家组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和家长们要理性对待此类事件,不要盲目恐慌和过度解读。在给孩子选择食品和用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和品牌,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对于孩子的健康问题,如有疑虑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
此次事件也提醒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关注和照顾,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遇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儿童健康,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我们相信,在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