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感冒的寒与热,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治疗方式截然不同。一旦用药不当,不仅无法缓解病情,还可能使症状恶化。
风寒感冒多因吹风受凉所致。典型的病症表现为鼻塞、打喷嚏、流清鼻涕,怕冷、轻微发烧、头痛等。鼻为肺之窍,受凉流清涕是卫气不足的表现,也是风寒感冒的初期症状之一。此类感冒的实质是“寒”,寒邪易伤阳气,导致肌表失去温煦,因而患者感到寒冷。治疗的关键在于温阳散寒,即排除皮肤表面瘀积的寒气。
而风热感冒则是由于风热之邪侵袭肺卫,导致卫表不和、肺失清肃,多发生在春季和夏季。春季多风且气温上升,夏季室外闷热,室内凉爽,室内外温差大,都容易引发风热感冒。其典型症状包括高烧、鼻流黄涕、咳嗽、痰黏或黄、怕热、有汗、咽喉红肿疼痛等。此类感冒的实质为“热”,热邪常导致高烧,肺失清肃则流黄鼻涕,且咽喉等肺系部位会出现肿痛。治疗时应解表清热。
无论风寒还是风热感冒,都可以使用一个穴位来治疗——大椎穴。大椎穴位于督脉之上,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因此被称为“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手足三阳经都汇聚于此。刺激大椎穴可以振奋阳气,祛邪防病。
对于风寒感冒,可采取温热的刺激方法刺激大椎穴,如擦热法、温灸或热敷。这些温和的刺激方式可以温补大椎之阳,驱寒外出,缓解病症。
而对于风热感冒,则可采用刺血拔罐的方式刺激大椎穴。这属于清泻的方法,可以清泻阳邪。相对于温和的刺激方式,刺血拔罐属于强刺激。
大椎穴位于颈背交界处椎骨的最高点下缘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此穴可主治热病、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等多种病症。
了解这些关于感冒的知识后,我们可以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健康。正确的穴位刺激方式配合适当的生活调整,可以帮助我们缓解感冒带来的不适,使我们更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