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妇科 >

患病胆囊不能“一切了之”

  • 妇科
  • 2025-05-14
  • www.shiguanyingerw.cn
  • 试管婴儿网

近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的全国内镜微创取石(息肉)保胆技术学术大会上,一位特殊的嘉宾引起人们的关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外科的张宝善教授。他以坚定的声音呼吁医学界转变胆囊手术治疗模式,倡导从以切除为主转变为以保胆为主。这一观点的转变,不仅仅是一个医学理念的更新,更是对病患胆囊的全新认识。

张教授明确表示:“对于病患的胆囊,我们不能再简单地采取一切了之的态度,而应该尽可能地保留其器官功能。”这一观点的背后,是对胆囊疾病治疗历史的反思。在我国,胆囊疾病的发病率高达10%,而围绕这一疾病的治疗,保胆与切胆的争论从未停止。

过去的几十年里,切胆理论在医学界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理论的起源,要追溯到120多年前的德国医生卡尔·郎恩布赫。他提出的“温床学说”认为,胆囊不仅含有结石,更有长结石的风险,因此应该被切除。张宝善教授对此持不同看法。他认为这一学说高估了胆囊结石的复发率,忽视了胆囊功能的存在。胆囊结石之所以复发,主要与传统取石手术残留率过高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追求零复发而容忍胆囊切除术后的合并症,这种做法在张教授看来是不可取的。

张宝善教授积极推广保胆取石手术,认为这是保障胆囊结石患者生活质量的首选方法。而在众多保胆技术中,内镜保胆技术因其能够避免误伤胆总管而备受推崇。张教授还强调,提高胆道镜技术水平、开发胆镜碎石吸附器、胆囊结石形成的机制以及预防胆囊结石生成等,才是医学界应该努力的方向。

在这次学术大会上,张宝善教授的发言为胆囊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他的观点不仅基于对病患的深入了解和同情,也基于对医学技术的研究和反思。他的呼吁,是对所有医学工作者的挑战,也是对所有患者的福音。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胆囊疾病患者能够在保留器官功能的前提下,得到更为有效的治疗。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