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背后故事
在烽火连天的抗美援朝战争年代,一曲振奋人心的战歌横空出世,那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这激昂的旋律背后,隐藏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这首战歌的词作者是一位名叫麻扶摇的英勇战士。他生于1927年,于2019年离世。在1950年,当朝鲜战争爆发,国家需要他的时候,麻扶摇毫不犹豫地随部队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程。在那场动员大会上,他的心中涌动着无尽的豪情与壮志,写下了一首出征诗。其中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诗句,成为了后来广为人知的歌词雏形。
这首诗歌的命运并未就此止步。机缘巧合之下,作曲家周巍峙读到了这首刊登在某刊物上的诗歌。他深知这首诗歌的潜力,将其改编为雄壮的进行曲,并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周巍峙生于1916年,于2014年离世,他以作曲家的身份,为这首歌曲注入了生命的旋律。
这首歌曲在战争年代迅速传唱开来,激励着无数的战士们为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而战。歌曲最初发表时,由于无法找到词作者麻扶摇,仅标注了周巍峙的作曲。但历史的真相不会被埋没,经过多方的查证,最终确认了麻扶摇是原始诗句的作者。
这首战歌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麻扶摇和周巍峙,这两位艺术家以他们的才华和热情,共同创作了这首永恒的经典。他们的作品,将永远激荡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民族自豪和荣誉的象征。
如今,当我们再次听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旋律,我们不仅会想起那段峥嵘岁月,更会想起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付出生命的英雄。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