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经历过那些疲惫的日子,感觉自己的身体像被抽干了电一样,脑袋时常“放空”,或者昏昏欲睡?星期一早晨的床铺似乎和你的身体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让你难以挣脱?如果你也有这样的体验,那么你可能会断定:“我睡眠不足!”对于睡眠不足的危害,我们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比如精力不济、反应迟钝,甚至机体过早衰老等等。
现在普遍的说法是,成年人应该拥有7至8小时的睡眠时间。美国加州大学的一项实验却提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每天睡8小时可能会让你的生命更短暂。”
这项历经六年的实验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药学院和美国癌症学会联手进行,研究对象涵盖了从30岁到102岁的不同年龄层。研究人员在考虑了研究对象的年龄、病史、健康情况等因素后进行比较,发现每天只睡6、7个小时的人,比起那些每天睡超过8小时或少于4小时的人,死亡率要低很多。其中,每天睡7小时的人的死亡率最低。
尽管关于死亡率和睡眠时间的因果关系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实,但这个实验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们思考:我们到底需要睡多久?
睡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简单地躺在床上闭眼到天亮。优质的睡眠需要达到睡眠的4至5个阶段,这样人体的生理机能才能得到充分修复,免疫系统得到加强,能量得到补充。
延长睡眠时间并不一定能弥补睡眠不足。相反,躺在床上却没有得到高质量的睡眠,只会让人体受到伤害。研究人员发现,当身体醒来却赖在床上时,会缩短接触阳光的时间,体温会变得过低,从而分泌出大量的褪黑素(一种促进睡眠的激素),导致你接下来的一天感到更累且昏昏欲睡。这种恶性循环会使你的睡眠系统被削弱,生理休息期被打乱,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和免疫力降低。
对于那些长期觉得睡眠不足的人来说,或许应该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让睡眠时间和周期更有规律。与其盲目追求长时间的睡眠,不如关注自己的睡眠质量。实际上,那些只睡了6、7小时就自然醒来的人,只要感觉良好就可以放心起床活动。而那些长期睡眠不足的人应该说服自己按时起床,即使仍然觉得困倦也要离开床铺。
除了遵循常规的改善睡眠建议如避免咖啡因和酒精、适量运动等,我们还可以借鉴美国国家睡眠协会的建议:尽量随着太阳的起落调整作息,或者在起床时点亮明亮的灯光。记住,“吃得八分饱”也许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睡眠亦是如此。别再盲目追求长时间的睡眠,找到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和心灵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