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日的到来,开学季也如约而至。对于小明来说,这个开学却没有预想中的喜悦。从幼稚园回家后,他出现了发烧、流鼻水、咳嗽等症状,让妈妈忧心不已。经过医院的诊断,小明被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患上了咽喉炎。
大千综合医院的小儿科主任张涛泽指出,春季开学时期,校园和幼稚园里的孩子们在狭小的空间里亲密接触,病原很容易传播。孩子们在这个时期最容易生病感冒,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的咽喉炎最为常见。引起这种病症的病毒多种多样,包括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以及呼吸道融合病毒等。
这些病症的症状包括发烧、头痛、流鼻水、鼻塞、咳嗽和食欲不振。如果高烧不退,还可能引发中耳炎和鼻窦炎等并发症。对于一般的感冒,家长无需过度惊慌,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而且也没有什么特效药。只要让孩子多喝水、多休息,针对咳嗽、流鼻涕、鼻塞等症状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即可。
预防感冒的最佳方法就是勤洗手。在感冒流行的时期,尽量减少出入公共场所,如果必须外出,可以戴上口罩,避免传染给他人。除了常见的感冒外,春天还容易流行其他疾病,如支气管炎和霉浆菌肺炎等。
支气管炎是2个月至2岁大婴幼儿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它的症状初期与感冒相似,如咳嗽、流鼻水等。大多数病例在1至2周内可以痊愈。但由于咳嗽逐渐加剧,可能出现喘鸣声,这让许多家长误以为病情恶化了。治疗支气管炎的首要任务是化痰和拍背。如果出现高烧和严重的呼吸窘迫等症状,约5%的病童需要住院治疗。
另一种疾病是霉浆菌肺炎,它由飞沫传播的霉浆菌引起。每年约有10%的儿童会感染这种病毒,尤其在学龄儿童中较为常见。它的潜伏期可长达3至4周,通常需要在较亲密的接触后才能发病。症状起初包括头痛、发烧、喉咙痛、全身无力等,二到五天后才会出现咳嗽、干咳后伴随黏痰或脓痰等典型症状。这种病症持续三至四周,甚至可能引起肺积水。它的临床表现不同于典型细菌型肺炎的高烧、严重咳嗽和喘息等症状,因此也被称为“非典型肺炎”。治疗霉浆菌肺炎可使用红霉素或四环霉素等药物。
开学才几天的小明感冒了这篇文章由网友『素年祭语』至本站。文章详细描述了春季开学时期孩子们易患的病症及其治疗方法。但请注意,文章中的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虑或担忧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避免在不合适的场合透露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等敏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