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是跑步的精髓所在,每一步的跨越都承载着我们的动力与决心。亚西斯博士强调,力量与拉伸练习对于跑步者来说至关重要。确保向前的动力不仅能防止动作在疲劳后的变形,还能确保我们的跑步姿势更加优雅流畅。
在跑步的过程中,头和肩的稳定是首要之要。我们的视线应始终正对前方,除非道路曲折,否则头部不宜频繁前探。肩部应适当放松,避免含胸动作。为了提升肩部活力,可以尝试进行动力伸拉动作——耸肩。将肩膀放松下垂,然后尽可能地向上耸起,停留片刻后重复,这样可以增强肩部的灵活性。
谈及臂与手,摆臂动作应以肩为轴心,进行前后摆动,左右摆动的幅度不应超过身体正中线。手指、腕部与手臂都应保持放松状态,而肘关节角度则维持在约90度。模仿抬肘摆臂的动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跑步时的臂部动作。
跑步时,从颈部到腹部应保持直立状态,而不是前倾或后仰。这样有助于呼吸、保持平衡以及步幅的合理性。躯干的左右摇晃或上下起伏都应尽可能减小。进行弓步压腿的动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放松和送髋,为跑步时的髋部转动和放松打下基础。
腰部在跑步时应该保持自然直立,既不过于挺直也不佝偻。肌肉应稍微紧张以维持躯干的姿势,同时缓冲脚着地的冲击。通过体前屈伸的动作可以锻炼腰部肌肉,增强其对冲击的缓冲能力。
大腿与膝的用力前摆是跑步中的重要动作,而非上抬。任何侧向动作都是多余的,可能导致膝关节受伤。通过前弓身的动作进行动力拉伸,可以增强大腿和膝关节的前摆能力。
跑步时,脚应落在身体前约一尺的位置,靠近正中线。小腿不宜跨得太远,避免跟腱承受过大的压力。落地时,小腿应积极向后扒地,使身体向前。为了增强小腿肌肉和跟腱的缓冲能力,可以尝试进行撑壁提踵的动作。
要注意脚跟与脚趾的着地方式。过大的步幅会导致以脚跟着地,产生制动刹车反作用力,对关节损伤很大。正确的着地方式是用脚的中部着地,并迅速将冲击力分散到整个脚掌。通过坐式伸踝动作可以锻炼脚跟与脚趾的着地能力,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动力伸拉动作对于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跑步效率至关重要。让我们在跑道上挥洒汗水的也关注身体的每一个细节,以追求更好的自己为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