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的真谛:从心灵出发,重塑生活
神马节食、运动,这些都只是减肥的表象手段。真正决定减肥成败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内心。的一系列调查揭示,控制情绪和应激反应的大脑区域,同样主宰了我们的食欲和体型。那些被暴食症困扰的人们,其早期生活经历中往往已埋下了伏笔。
健身教练常常强调节食与运动的重要性,但欧美国家居高不下的肥胖率却对此提出了挑战。真正决定体重的并非饮食和运动量,而是你的内心。正如蕾妮·斯蒂芬斯在其新作《饱食》中所言:“我们的脑袋到底在想什么,食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美国国家老龄问题研究所的“体重指数(BMI)-人格特征”调查报告与斯蒂芬斯的说法不谋而合。调查结果显示,自觉性、自律性和组织性较差且高度神经质的人群往往无法控制自身体重。他们更容易受到慢性肥胖症的困扰。对此,认知行为治疗专家朱迪思·S·贝克指出,从改变思维方式开始,逐步调整自身行为习惯,持之以恒才是关键。
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也会影响我们的体重。比如,生长素与瘦素分别引发食欲及饱食感,睡眠不足会导致前者上升,后者下降。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的人,皮质醇会刺激大脑分泌神经肽Y,导致糖分摄入量提高、胰岛素流失和脂肪堆积。压力过大的“压力瘾君子”更容易罹患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运动是燃烧皮质醇的最好方法,任何能让你分神或放松的事情都值得一试。
那些“无意识的多任务执行者”习惯于在进餐时一心多用,如工作、阅读、驾车、写邮件、看电视等。他们的体重指数往往与其“任务强度”成正比。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食物专家布赖恩·万辛克建议,可以尝试写日记记录饮食轨迹,并培养“专心吃饭”的好习惯,让每一口食物都在舌尖停留30秒以上。
减肥并非只是简单的节食与运动,更是一场心灵的旅程。我们需要深入理解自己的内心,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调整思维方式,才能真正实现健康减肥,拥有完美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