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成功排除一例埃博拉留观病例——从非洲利比里亚归来的故事
昨天,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从北京传来,一名从非洲利比里亚归来的留观病例经过严格的医学检测,已在北京成功排除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可能性。这位勇敢的返京人士,在历经了艰难的时刻后,终于得到了清朗的晴空。
这名留观病例是一名中年男性,来自羊坊店地区的一名普通居民何某。作为中资机构的翻译人员,他近期从利比里亚完成工作任务后返回家乡。他却被一系列症状困扰:恶心、呕吐以及发热。面对这样的情况,他立即赴北京水利医院就诊,并迅速被转运至北京地坛医院接受进一步观察和治疗。这个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了各方的关注。经过紧张而有序的医学检测,这位勇敢的居民已经解除了隔离,与家人团聚。街道工作人员也向居民们保证:“这是安全的,无需恐慌。”
在紧张的转运过程中,北京急救中心启用了先进的负压救护车,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他人的健康。作为埃博拉出血热的定点收治医院,地坛医院和佑安医院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北京已经准备了十辆负压救护车待命。整个过程中,北京各部门展现出了高度的疫情警惕性和成熟的应急机制。与此这名患者在非洲期间并没有接触过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经过进一步检测发现其曾经感染过疟疾。这提示我们,这次所谓的“留观病例”实际上可能与疟疾有关。
疫情观察与埃博拉防范联合督导行动
按照国家卫计委的规定,对于留观或疑似病例,只要检测结果显示阳性即可确诊。对于体温已恢复正常的患者,如果连续多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可解除留观。对于发热患者,若发热时间超过72小时且检测结果呈阴性,或发热不足72小时但检测结果同样为阴性,需待发热达到72小时后再次检测,以确保安全。
相关新闻速递
近日,关于埃博拉疫情的防范工作备受关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公安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民航局及中医药局等六部门,组成了五个联合督导组。据悉,这些督导组已经分别前往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及广东等五个重要省市展开实地督导检查。
这些督导组深入出入境口岸、定点医院及疾控机构等关键场所和单位,详细了解了口岸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流程、可疑人员的转运工作、定点医院的收治准备等核心环节。他们认真听取了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联防联控工作的细节进行了深入。
督导组强调,各部门应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要把人的健康放在首位,坚持预防为主,内外结合的策略。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应进一步细化防控预案和处置方案,确保报告、转运、接收等各个环节无缝衔接。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就诊病人的监测,做好病例的识别和收治工作。
督导组还建议继续加强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的科研、检测及培训工作,确保防范工作取得实效。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全民应提高警惕,遵循专业部门的指导,共同筑起防控疫情的坚固防线。
相关新闻推荐:
1. 埃博拉疫情全球应对进展报告
2. 国内外埃博拉疫情防控经验分享
3. 如何科学防范埃博拉疫情——专家解读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