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中的红色警报:冻疮来袭,了解预防是关键
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寒冷的冬季已经悄然而至。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让许多人心生恐惧的皮肤问题——冻疮。在这个季节里,不少人的手脚开始出现红肿、瘙痒,原本纤细的手指仿佛变成了红彤彤的“红萝卜”。让我们一起了解冻疮的形成及预防,以应对这一冬季常见的皮肤问题。
冻疮的成因
冻疮是由于受到寒冷刺激后,皮肤小动脉收缩,长时间收缩导致血管扩张,血液淤积,引发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进而引发炎症。这种皮肤问题通常出现在暴露部位,如手、足、鼻尖、耳边等。这些部位保暖不佳,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抗寒能力也相对较弱。
除了寒冷因素,冻疮的发生还与营养不良、感染、慢性中毒等有关。中医则认为,冻疮是由于患者阳气不足,外感寒湿之邪,致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而发病。
冻疮的症状与表现
冻疮的患处通常呈暗紫红色,有水肿性斑块或硬结,边缘鲜红,中央青紫,表面紧张光亮。患者会感到明显的瘙痒,疼痛,或有蚂蚁爬行的感觉。严重时,表面可能形成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或溃疡。对热刺激尤为敏感,痒感、烧灼感、肿胀感在受热后加剧。
预防是关键
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难以快速治愈,而且容易反复发作。预防冻疮的发生至关重要。
注意保暖,尤其是手部,经常摩擦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干燥,避免潮湿。在家做家务时,尽量使用热水并保持手部干燥。手套、鞋袜、帽子都要选择宽松舒适的设计。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积极治疗营养不良及其他慢性疾病,这些也是诱发冻疮的重要因素。
日常护理建议
除了上述预防措施,市民还应在日常饮食中多补充一些维生素A、维生素C及矿物质,平时要多喝水补充水分。
了解冻疮的成因及症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应对这一冬季皮肤问题的关键。让我们共同保护好自己,远离冻疮的困扰,迎接一个健康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