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假药泛滥成灾,公安部视频调度全国29个省区市公安机关发起了打击制售假药犯罪的专案集群战役。经过近4个月的前期调查,公安机关取得了显著成果。
截至数据,共破获了超过1200起案件,成功抓获了超过1700名犯罪嫌疑人,铲除了大量制售假药的犯罪团伙和窝点。更令人震惊的是,缴获的假药数量庞大,据估计,按照正品价值计算已超过20亿元。这些假药以淀粉、玉米粉为主要原料,甚至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以制造所谓的疗效。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缴获的假药涵盖了从处方药到保健药,从口服到注射的各种类型,涉及上百个知名品牌。其中包括假冒的进口处方药、抗肿瘤药物以及常见疾病的常用药等。这些假药不仅名称混淆视听,其成分更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据了解,制售假药的手段多种多样,包括利用低档原料药、过期药等进行自行灌装、勾兑、改批号等。更有甚者,为了增强药效,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化学成分,如醋酸泼尼松、布洛芬等。这些化学成分虽然短期内看似有效,但长期使用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制售假药的犯罪活动已经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犯罪产业链条。同乡之间通过亲属关系“以老带新”,各制售假药犯罪团伙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犯罪分子还利用QQ、MSN等网络通讯工具进行沟通、洽谈,将假药伪装后通过物流公司运输。一些网络、药店、诊所等也成为了假药的主要流通渠道。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对制售假药的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公众也要提高警惕,增强药品安全意识,不购买、不使用假冒伪劣药品。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此次公安机关的打击行动是及时且必要的,为广大民众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让我们共同期待公安机关能够继续加大力度,坚决打击制售假药的犯罪行为,为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也提醒广大市民朋友,要增强药品安全意识,共同维护社会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