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讯:立顿茶包再次引发关注热潮。刚刚因农药超标事件陷入舆论漩涡的立顿茶包,如今又被揭露采购粗制茶叶生产袋泡茶,这一消息立即在中经网上引发了热议。
就在四月初,中国经济网报道了立顿茶包含有多种高毒农药的消息,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质疑。这一风波尚未平息,媒体又爆出立顿茶包所使用的原茶竟然是夏秋时节采集的陈茶,俗称“大路茶”。
短短一个月内,立顿茶包两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立即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中国经济网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广大网友对于立顿这种知名品牌的做法普遍表示遗憾。
一位网友以“茶头排人华氏”的昵称表示:“采购回来的茶是‘大路茶’,这点可以理解。毕竟立顿袋装茶面向的是大众市场,是一些不太注重品茶的消费者群体。真正懂茶的人是不会经常喝这种茶的。关键在于安全标准,无论茶叶品质高低,卫生问题必须达到标准!”
另一位网友“五桂山打击制假售假”认为:“大型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往往会在采购和制造过程中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即使是知名品牌也无法完全避免类似问题。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需要有关部门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消费者提高鉴别能力。这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
针对此次事件,联合利华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回应称:“春茶的‘条形’对袋泡茶而言并不重要,因为揉制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过于嫩而导致茶叶破碎。而四五月的夏茶不仅具有香气,而且在茶多酚等有效成分的含量上也有所提升,更加符合我们的需求。”对于联合利华的这一解释,一些网友并不买账。网友“左来右走”嘲讽道:“这就是所谓的品牌吗?立顿、立顿,应该立即整顿!”这一观点立即得到了许多网友的共鸣和支持。
立顿茶包的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任正在受到严重考验,希望立顿能够正视消费者的关切,真正把好茶叶的安全关,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