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潜藏的健康杀手:不只是反式脂肪酸
你或许已经知道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但你可知我们身边还有哪些食物同样悄悄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让我们聆听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与天津营养学会理事长付金如的警告,有些常见食物,若常吃,无异于慢性自杀。
一、人造黄油
回溯至1869年,化学家穆列斯发明了一种名为人造黄油的替代品,这一发明因拿破仑三世的亲自颁奖而备受瞩目。尽管它的名字如植物奶精、植脂末等悦耳动听,但其背后却隐藏着共同的化学名称——“反式脂肪酸”。这看似诱人的美味,实则可能为人们埋下健康隐患,如糖尿病、动脉硬化、肿瘤等疾病的高发风险。专家提醒,饼干、面包、巧克力派等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较高,购买时需留意食品营养标签,谨慎选购。
二、味精
味精,这位1908年由日本科学家发明的化学调味料,为食物增添了美味。其成分谷氨酸钠在人体内可转化为抑制性神经递质。过量摄入可能导致神经功能抑制,出现眩晕、头痛等症状。除此之外,味精中的钠含量也较高,过多摄入可能带来不良影响。专家建议,每道菜中添加的味精不应超过0.5毫克,而在使用调味料时,便无需再添加味精,同时减少食盐的使用。鉴于餐馆添加的味精通常较多,建议减少外出就餐次数。
三、罐头肉制品
罐头肉制品如午餐肉等因其便捷和美味而广受欢迎。这类食品中的亚硝酸盐问题不容忽视。亚硝酸盐常被用作染色剂和防腐剂在加工熟肉中,而罐装肉制品的含量更高。过量摄入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甚至长期食用会致癌。除此之外,罐头肉制品还存在盐分和脂肪含量过高、维生素B1等营养损失的问题。专家建议,我们应尽量避免购买罐头肉制品,选择新鲜、自家烹饪的肉类。
这些我们身边的食物隐患,或许你平时并未过多关注,但它们的健康风险却不容忽视。在享受美食的更要注重食物的健康价值,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潜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