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古老而魅力的养生健身之道
于宁静之地,闭目盘膝,调整呼吸,手置定处,让心灵回归最初的平静。这种被称为“打坐”的养生健身法,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打坐,又被称作“盘坐”或“”,是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炼方式。在佛教中,它有着更为深远的内涵,被称为“禅坐”或“禅定”,是佛教禅宗必修的功课。无论是自然盘、双盘还是单盘,打坐都是一种既养身延寿又开智增慧的修炼方式。
在中华武术修炼中,打坐同样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修炼内功的途径,更是涵养心性、增强意力的良方。打坐的特点在于“静”,所谓“久静则定,久动则疲”。每段打坐结束后,活动筋骨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打拳、舞剑、踢毽、自我按摩等都能实现“动静结合”。
令人欣慰的是,打坐并非仅限于学佛之人。普通人同样可以从中受益,打坐有助于腿部经脉的疏通和血液流通。在习武静功的修习方法中,闭目盘足而坐是正确的坐姿,它可依不同的分类法,归为五支或七支坐法。
我们知道打坐的正确姿势不仅可以产生止息的作用,更可以引导行者生起正观和了悟。不正确的姿势可能会导致气脉的阻塞,进而影响心识的作用。比如斜向两边的坐姿,可能导致念头纷飞,心变得浮躁不安,妄念丛生。
若我们在打坐时惯于斜向左边,刚开始可能会感受到一种喜悦,但这种喜悦很快会转化为一种贪念,一种强烈而无法控制的贪意。这种贪意可能会导致我们受到魔女的干扰和伤害。保持正确的打坐姿势是确保打坐效果的关键。
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尝试一下这种古老的打坐方法吧。或许你会在其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衡。通过调整呼吸、坐直身体,你可以感受到气流在体内的流动,感受到心灵的平静与和谐。这种体验不仅能带来身体上的益处,更能带来精神上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