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婴幼儿辅食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今天我们将邀请小儿科医师来为我们详细解读,为家长们解答疑惑,为家中的宝贝们准备合适的辅食!
观念一:宝宝满四个月,辅食之旅可启程
在日本的育儿理念中,辅食被称为离乳食品。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宝宝逐渐适应成人饮食,从配方奶或母乳逐渐过渡到与大人一同享用正常餐食。从宝宝满一岁开始,就可以尝试用汤匙喂食的方式引入辅食了。
小儿科医师符凌辉指出,早期的观念认为宝宝应在六个月后再开始辅食,主要是担忧高过敏食物可能诱发宝宝过敏。最新研究表明,宝宝的肠胃道在4至9个月期间处于“免疫耐受性”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引入辅食,反而有助于降低宝宝未来过敏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纯母乳哺育的婴幼儿在六个月后添加辅食,这主要是基于一些贫穷落后国家的实际情况,这些地方的食物卫生状况参差不齐,为避免婴幼儿食用受污染食物,建议以母乳为主。而在台湾,由于卫生标准较高,因此无需等到六个月后才开始引入辅食。
对于4到6个月的婴幼儿,可以开始接触辅食。如果婴儿还未学会坐立,可以大人抱坐喂食;若已学会坐立,则可以坐在餐椅上喂食,但一定要确保婴儿的安全。儿科医师王信骅表示,根据婴儿的身体发展,4个月大时开始尝试辅食是合理的。
观念二:BLW——宝宝主导的断奶法
在电视或网络上,有些医师提倡一种名为BLW的辅食观念。那么,什么是BLW呢?它适合每一个宝宝吗?
符凌辉医师解释道,BLW(baby-led weaning)可理解为“宝宝主导的辅食进食法”。当宝宝6个月大后,整体的神经发展、吞咽反射更为成熟时,可以让宝宝坐在儿童餐椅上,自己用手拿起父母准备好的条状食物,并放入口中进食。例如,可以将蒸熟的花椰菜切成宝宝能一手拿起的大小,让他们手拿进食。也可以将大人的食物切成小块,让宝宝拿着吃,以此增强孩子的进食意愿。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它能让宝宝吃到大人的食物,让宝宝更好地适应家庭饮食文化。但需要注意的是,“大人的食物”指的是正常且天然的食物,并不是偶尔为之的特殊餐食。父母在尝试BLW时,应避免过度解读其原意。
这套主张近年来在英国、纽西兰等地区颇为流行,台湾也有不少家长尝试。他们认为BLW能让孩子更健康,让辅食的喂养变得更简单。BLW并非目前的主流方式,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缺点。
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尝试BLW的父母中,至少有三分之一遇到过宝宝呛到的情况。符凌辉医师建议,如果婴儿对汤匙喂食反应不良、抗拒辅食,可以尝试BLW,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宝宝必须超过6个月大,神经发展健全,能稳定坐在婴儿椅中并手抓食物放到嘴里咀嚼吞咽;如果给予成人食物,需注意不要额外添加糖、盐;必须有成人全程陪同以避免意外;必须评估宝宝辅食的进食量与种类是否均衡足够;1岁以前,母乳或配方奶依然是宝宝的主要食物来源。
天然的水果很适合作为宝宝的餐后点心。让宝宝拿感兴趣的食物不仅能训练他们手指的小肌肉,还能增强他们的进食意愿。但父母在宝宝进食时一定要陪同在旁以避免呛食噎到。
观念三:辅食以天然简单为上策医师符凌辉建议:除了蜂蜜以外其他如肉类、蛋类、豆类等都可以在宝宝四个月到六个月之间开始尝试给予适量的辅食不必拘泥于传统的米精十倍粥五倍粥的模式固体食物一定要柔软且没有硬性规定多久才能吃到固体只要婴儿能接受就可以同时要注意少糖少盐以避免未来肥胖和蛀牙的风险至于是否需要少油其实婴儿的饮食中应有足够的脂肪摄入不必刻意减少油和脂肪的摄入如果宝宝有严重的家族过敏史在尝试高致敏食物前最好咨询儿科医师的意见总之为宝宝选择合适的辅食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和身体状况来制定方案让宝宝健康成长!作为家长,我们总是希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营养来源,但在享受美食的我们也必须时刻警惕食物过敏的风险。当宝宝出现轻微过敏症状时,我们可以给予口服抗组织胺进行缓解。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我们必须立即寻求医疗帮助。为了确保宝宝安全地尝试新食物,我们建议家长每次只添加单一成分的新食物,并观察3至7天再逐渐增加喂食量。最好在熟悉的环境中尝试新食物,避免在餐厅或旅行中首次尝试,这样可以减少过敏风险的发生。关于副食品的选择,除了天然来源外,制作过程中的卫生问题同样重要。避免使用不干净的器具来制作食物,这样可以预防宝宝肠胃不适和细菌感染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岁以下的婴幼儿来说,蜂蜜及其制品是禁止食用的。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孢子,这些孢子在婴儿体内可能产生肉毒杆菌素。这种毒素会抑制神经传导并影响肌肉收缩,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生命危险。它还可能影响肠道肌肉,使肠道无法蠕动,导致消化和吸收能力下降。鉴于一岁以下婴儿肠胃道酸性不足的情况,家长必须高度警惕肉毒杆菌素的风险,避免给宝宝食用蜂蜜及其制品以确保宝宝的安全健康。